圖集
6月19日下午,“紅星照耀大運河——中國共產黨北京市通州區歷史主題展覽”正式開幕。此次展覽以黨和新中國發展的時代背景為鏈條,分為“開辟新天地、譜寫新篇章、繪就新藍圖、奮進新時代”四個部分,串連起了通州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的恢宏歷史篇章。
展覽共展出圖片、照片和實物展品約458組件。沿著1921到2021以年為刻度的時光隧道,波瀾壯闊的通州歷史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一幅幅歷史照片、一件件文獻實物、一段段詳實解說,全方位呈現了通州的紅色歷史,清晰再現了中國共產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磨難挫折中成長,在攻堅克難中壯大,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偉大實踐,有力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通州人民推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就和寶貴經驗。
此次展覽強調沉浸式體驗感,運用裸眼3D、全息投影、場景模擬、感應互動系統等數字化方式,以“無實物、場景化、重交互”的科技化手段,讓觀眾可以立體化、全方位、多角度、全景式地觀展。
主題展覽開幕的同時,還發布了通州區首部地方黨史基本著作——《中國共產黨北京市通州區歷史(1921—2012)》。該書以黨的歷史發展為脈絡,將黨在通州的不懈奮斗史、理論探索史和自身建設史有機結合,反映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通州地區的生動實踐。它的出版為通州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一本生動的地方黨史教材。(記者 陳強 白繼開/攝)
?。ㄔ瓨祟}:“紅星照耀大運河”主題展開幕 全面呈現副中心紅色記憶)
北京要聞
-
“紅星照耀大運河”主題展開幕 呈現副中心紅色記憶
6月19日下午,“紅星照耀大運河——中國共產黨北京市通州區歷史主題展覽”正式開幕。主題展覽開幕的同時,還發布了通州區首部地方黨史基本著作——《中國共產黨北京市通州區歷史(1921—2012)》。
-
新建與文保結合 6號線通運門站將建甕城遺址公園
目前,甕城遺址公園項目設計方案已逐步成熟,總建筑面積約2.2萬平方米,采用分層設計手法,將整個場地分成景觀層、遺跡層和交通層。地下一層則是甕城遺址展示的核心空間,整體風格將以青磚、土墻為主,復原甕城環境風貌。
-
市民熱線“出題”創新機制“破題”解決率明顯提高
大興區接訴即辦調度指揮中心內,工作人員在處理市民來電。市級部門統籌出臺政策,幫助基層破解“街鄉鎮無法解決、各區無力解決”的難題,形成了條塊結合、上下協同的工作合力。
-
京冀聯合執法查污染源:昔日臭水坑 今日風景畫
“你看,現在這個水坑清澈多了,一眼望去已經能隱約看到坑底了,走近也沒異味了。房山區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大隊第六大隊呂士飛告訴北青報記者,此前,房山和涿州已經采取治理行動。
-
北京昌平快解決暖回復 把居民“小事”當大事辦
12345接線內容,辦理情況,經驗借鑒……自從擔任部室12345“接訴即辦”工作人員以來,昌平區天通苑南街道便民服務中心職員潘東養成了做筆記的習慣,幾十條記錄條分縷析地將一些典型投訴的處理經驗歸納匯總。
